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迎评促建 聚力质保——地方应用型本科新一轮审核评估案例

时间:2024-03-28  点击: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推进高教战线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又该如何构建完善的教育教学质保体系?已顺利通过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高校——玉溪师范学院分享了学校经验。

2023年11月14日至16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胡敏强担任组长、常熟理工学院原副校长钱素平担任副组长的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到访玉溪师范学院开展了入校评估工作。玉溪师范学院作为云南省第一所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试点高校,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启动于2021年4月,由于中间经历疫情,于2023年11月通过,历时两年多。评估专家组的到访意味着,两年多的迎评促建工作将线下接受评估专家“检验”。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推进高教战线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玉溪师范学院的目标是在2035年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本科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开展对本科高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查问题。为学校问诊把脉,检查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补短板。以解决问题、补足短板为目的,全面提升师生的体验感;三是提质量。在评建工作中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全方位推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玉溪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安镇宙在谈及新一轮审核评估于学校的价值和意义时,意味深长地说道。

一、迎评促建五阶段

声势浩大的新一轮审核评估已在全国铺展开来。作为云南省第一批试点高校,玉溪师范学院为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筹备工作做到了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推进有序。据介绍,学校的评估工作总共分为了宣传发动、自评自建、预评改进、专家评估和整改落实五个阶段。 

其中,宣传发动阶段主要是动员和学习,其目标是组织学习审核评估相关文件,旨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审核评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之中。在此阶段,该校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召开评建工作办公室会议,进行工作任务分解,编制审核评估学习材料;召开审核评估工作动员大会,解读工作方案内容并做工作部署;各二级单位根据评估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召开教学管理干部及相关人员的学习研讨会、培训会等。

自评自建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学校、学院、各相关单位依据审核评估的审核指标、审核重点,梳理规章制度、基础数据,收集、整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资料,形成支撑材料。另外,学院、各相关单位还总结凝练了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以来本单位的办学成绩、特色、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经过此阶段,学校即初步形成自评材料,包括分项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支撑材料等。”安镇宙详细分享了学校推进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的具体动作。

据他介绍,在预评改进阶段,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按照教育部评估工作程序,进行了校内预评估。预评估完成后,各单位根据预评估的意见和建议,有序推进了存在问题的整改,对存在的差距进行针对性建设,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在此阶段,该校还完成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接待方案的制定及其它各项迎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是专家评估阶段,本阶段包括线上评估和线下评估两部分内容。其中,线上评估学校推进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前期准备与信息技术保障工作;根据线上评估情况,修改完善自评报告、支撑材料、专家案头材料、基本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等;优化完善专家入校评估考察走访、听课看课、座谈访谈等环节方案。入校评估时长为3天,在此期间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专家组进校考察的接待、联络和服务保障工作;对评估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评估专家和项目管理员的评价等进行汇总等等。

最后是整改落实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评估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持续、系统地开展评估建设的整改工作。按照计划,学校将于今年3月31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上报省教育厅。此后,需按照方案开展整改工作。2025年11月20日前,该校将完成整改并如期提交《整改报告》。 

玉溪师范学院的评估工作顺利推进离不开组织和机制保障。在玉溪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学校的评建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评估考察期间的各项相关事宜,下设有7个工作组负责各项事宜的推进。

二、难点VS重点

耗时两年的迎评促建工作要求学校认识统一,要做到全员参与、全面学习、全程对标、全力落实,涉及事项广泛且不乏细节,因此在推进过程中,玉溪师范学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安镇宙看来,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三个。

其一,是读懂评价指标,使人人理解评估。在此过程中,玉溪师范学院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成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召开和参加评估政策学习会、培训会、动员会等各类工作会20余次,购买评估学习资料和编制迎评促建手册,营造了认识统一、全员参与的评建氛围。二是学校以评估指标为参考,制定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任务分解表》《二级部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学文档清单》,明确人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教案、教学档案等25项主要任务,让全员参与其中。三是学校先后组织专题培训、专项核查等评建督导检查活动12次,开展280余节次集体备课、磨课、示范公开课,召开师生座谈会近100人次,教学督导听评课近3000节次。将审核重点聚焦于学院、聚焦于专业。在此过程中,让13个学院完成了自评报告撰写。

其二,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的工作推进。为此,学校一是以推进教学规范管理为核心,持续强化质量保障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统筹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力量;二是研究制定了《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玉溪师范学院课程思政体系》《玉溪师范学院加强艺体教学改革方案》等十项重点专项任务,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质量。近三年,相继制(修)订了《玉溪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评估实施办法》《玉溪师范学院本科课程评估实施办法》等78个制度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规范的管理水平。

其三,是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工作。为了更快速、便捷地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工作,该校一方面自行开发了审核评估数据统计系统,此系统收集了近5年的师生成果与成长数据;另一方面成立了状态数据组,专门研究学校现有数据,让数据统计与分析更加高效。

三、新一轮审核评估背景下的质保体系建设

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更为尊重高校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更强调高校质量建设主体责任与持续提升质量保障的能力。为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并持续改进,玉溪师范学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再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常态化开展内部质量监控,以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实现了外部质量评价。与此同时,学校还持续完善“评价—反馈—改进—跟踪”质量保障闭环机制,不断推进“五自”质量文化建设,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提升。具体来看,学校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做了四项工作,这些工作也均在该校审核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一是根据目标定标准。坚持产出导向,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教学环节,建立完善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选用、备课、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理论教学、作业、实验教学、教育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促进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的落实,为开展质量评价和监控提供根本遵循,保证了各教学环节的规范和有效落实。

二是对标对表严制度。一是适时更新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二是优化完善“招生-培养-就业”全程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为专业建设、结构调整、培养改进、思政创新等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监控信息;三是构建“综合分析-反馈改进-跟踪问效-结果运用”的持续改进闭环机制。

三是夯实队伍抓落实。学校配置有“校-院-专业”三级质量管理队伍。其中,设有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主要负责统筹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督导,开展常规教学检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制等工作,同时还负责依规组织开展教学检查、 听课与评价、专业认证和综合评价、教学信息员反馈、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教学质量信息发布等工作。另外,为持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学校还有强大的管理团队、督导队伍及庞大的学生信息员支持。

四是激励约束强改进。一是出台《玉溪师范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暂行办法》,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体系;二是遵循以评促改原则,及时分析研究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形成了“运行—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闭环管理。

未来基于审核评估的结果,该校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其主要措施将包括——

一是统一思想,准确把握质量管理内涵实质。深入学习国家关于质量文化建设相关政策要求,深刻把握国家质量标准要求,明确“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质量文化建设内涵要求,聚焦质量达标,关注质量提升。

二是明确职责,增强质量保障主体责任意识。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级各类主体的职责和多元责任,协同各方力量,确保在质量保障过程中各类主体不缺位。完善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调动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多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是完善体系,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首先,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鼓励有关专业参照和借鉴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国家标准。其次,强化质量保障体系设计,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出发,建立覆盖师生全体成员的质量保障体系。

四是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学校特色质量文化建设。以质量精神文化、质量制度文化、质量行为文化和质量物质文化为载体,强化校训、校徽、图书馆、教室和宿舍等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精神文化基础,总结凝练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用独特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培育学生,为师生发展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与此同时,增强师生对学校质量目标、质量观念、质量规范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来源:“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池州学院发展规划处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  邮编:2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