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第37个教师节如期而至。教师节前夕,一股“师范热”受到广泛关注,在不少省份,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再创新高,一些学生甚至放弃综合类名校而选择师范类高校。
考生为何青睐师范?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让这种“师范热”持续下去?准教师们的培养环节还有哪些瓶颈亟待突破?
“师范热”彰显“教师热”
师范专业热不热,录取分数来说话。
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综合评价批次和普通批次的投档最低分首次超越同济大学,公费师范专业所在的提前批次录取线更是涨幅明显。该校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专业新生王润琪(化名)说:“我的分数超了往年录取线不少呢,今年竟然差点被调剂!”
目光转向西部地区。云南招生考试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提前批次投档的6所部属师范院校文史类录取线依次是655分、642分、633分、632分、632分和629分,而某两所“C9”高校在该省文史类录取线为636分和633分。
“实际上,‘师范热’现象并非近年才出现,而是已持续多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卿素兰介绍,2018年各地高考成绩排在本省前30%的毕业生中,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平均为18.3%,2019年这一比例提高到33.4%。尽管个别省份公费师范生招录还不够理想,但总体上来看,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报考热度和生源质量都不断提高。
谈及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王润琪告诉记者,她在师范专业和财经专业之间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就业前景更明朗、职业发展更稳定的师范专业。
“专业的热度与其就业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师范热’彰显了‘教师热’。”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教授桑国元分析说,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教师工资排名从倒数后3位提升到全国19大行业第7位。同时,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多“宝藏教师”的出现,也打破了教师“粉笔灰染两鬓霜”的刻板形象,更令90后、00后们向往。
“一时热”还是“一直热”
“师范热”会是一时之热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和家长都有类似的担忧:十年前财经专业“火”了,不论是以“两财一贸”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还是综合性高校内的财经专业,投档线都一路“飙升”,像极了如今的“师范热”。然而,如今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再乐观,录取线也相应下跌……
“经济转型叠加疫情冲击,导致近些年就业形势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某个专业报考时是热门专业,等毕业时却成了冷门。但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要补上城镇学校‘大班额’、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短缺等历史欠账,教师队伍建设的脚步不能停。”桑国元判断,至少在十年内,社会对于高质量教师的需求还是稳步增长的,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相对稳定。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卿素兰看来,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优秀人才的从教意愿越强。近年来,深圳等地通过较高待遇吸引高学历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我国中小学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仍然较低。有数据显示,上海初中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仅有12.7%。不论是全日制学习还是入职后提升学历,师范教育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多位专家表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工,要加大支持力度,让“师范热”和“教师热”持续下去。一方面,要切实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尤其要做好公费师范生相关工作,落实优师计划专项招生和培养政策。另一方面,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维护教师“休息权”等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乐教。
“师范热”需要“冷思考”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水平综合类大学也相继发力教师教育,如南京大学2019年成立的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成立的教育学院,旨在挖掘和依托高校各学科优质资源,为中小学输送高层次教师人才。毫无疑问,高水平综合类大学的加入,为“师范热”又添了一把火。
“这是一个好的势头,我们既要强化师范院校的师范属性,也应鼓励综合性大学积极参与教师教育,构建多元开放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满足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卿素兰指出,综合性大学举办的教师教育以硕士项目为主,即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读于数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在硕士阶段攻读教育学,这并非要从师范院校“碗中夺食”,而是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有益补充。
桑国元认为,对于有志从事教育行业的考生来说,两种路径都可以走通。直接报考师范专业的话,就读期间可以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尤其是小学教育(全科教师)这类专业就业非常有优势。如果先读其他专业的本科,再读教育学的硕士,则能打下更扎实的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基础,日后如果在高中任教会更有发展空间。
这两年,东部地区的优质学校招聘了一批没有教育学背景的名校毕业生,引发社会关注。对此,桑国元指出,优秀人才的从教意愿不断提升是好事,应当鼓励,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掌握知识和传授知识是两件事,好学生不一定能当好老师。教师职业有极强的专业性,如果想成为合格教师,无论什么学科背景的学生,都应至少接受一定时间的教育学专业培训。他建议,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合理设置非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考试报名门槛,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增加对于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考察。
卿素兰也提醒,“师范热”和“教师热”的背后存在着不同地区和高校冷热不均的问题。同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教育行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表达能力、共情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这些都不可或缺。
(转载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8日)